Pages

Friday, January 28, 2022

我和女儿吵架。其实是和自己吵

 昨天从华文补习班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我把自己吵哭了,还撞了车。


因为要等老师给我这学期的缴费收据,和琬玲的老师聊了会儿。老师说了她有一些进步,也说了她一些可以进步的地方,还有高华需要注意的地方。她的班上只有她是在上高华,所以她有一份额外的作业要在家完成。她本来就不想读高华,老师在说,她就一直在旁边埋怨。

走回停车场的路上,我苦口婆心地想和她阐述身为华人学好华语的重要性,和灌输我们应该向阳而生,应该尽力做好自己,不断探索自己的极限的观念。可是她累积着对读高华的不满,最近课业加重的压力,还有没得像假期时大量时间玩游戏的不甘,还有加上这几天睡不够的疲惫,一直故意和我唱反调。我也就着这一星期对她消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和越来越叛逆的没大没小的说话态度累积的不满,越说越情绪激动。不知道是因为新年还是怎么的,那天停车场特别多车,来的时候只剩离路口特别远和偏僻的车位。走到车时,我感觉我的情绪已经频临崩溃边缘,她也脸色不好。

一上车,刚刚听着的重金属音乐响起。我们俩,一个坐驾驶位,一个坐后车位,默契地沉默。

我听着音乐,开车。

摇滚音乐播完,下一首歌是抒情歌。

开着开着,我就哭了。

我在想,值得吗?

我在想,我错了吗?

车程很短,很快就到家了。我一边擦干眼泪,企图恢复情绪,转进停车场。一如今天倒霉的风格,回到家里的停车场,也是车满为患。我习惯停的车位都没有了,只剩一个刁钻角度的角落停车位。我想着,要试试吗?还是再上一层试试?想着已经晚了,明天还要早起上学,我就硬着头皮调整车,想要钻进车位里。一个不留神,一声巨大的摩擦声想起。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Tuesday, April 27, 2021

和平的代价

 战争其实离我们不远。

上一个世界大战其实只是短短的大概80年前。80年大概就是一个人的寿命而已。而在这样大规模的大战后,在这短短的80几年间,我们的世界仍没有完全享有和平。在世界的一些角落,还仍有人不断的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

为什么人总是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呢?

我最近感触那么深,是因为我们家的帮佣是从缅甸来的,而她的祖国现在正面临着如战争般动荡的政治不稳定。她其实只来我们家工作两年多,可是可以说已经是亲如家人一般。她在这次的政治暴动前就已经提出要回家的打算。因为疫情关系我们也很难找到代替她的职务的好人选,也有点舍不得,就进行了一些战术性拖延。她刚刚提出要回去的打算后不久,她的家乡就发生了这件政治事件。开始我们是借此理由劝她等局势稳定再考虑回家的打算。开始她也是同意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她的男朋友却传来了被砸破头,生死未卜的消息。

看着她惊慌失措,眼泪夺眶而出,六神无主的样子,我心疼极了。我能感受到她那颗想立马飞回去的心,也恨不得能够尽我所能让她马上回到亲人身边。可惜事与愿违,不止回去有重重的手续要办,即使不管任何冠状病毒导致的限制问题,那时正是最动荡不安的时候,就连可以让她回去的飞机也是订不到的。

我与老公讨论了好几回,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会怎样面对。是否会像她一样不顾一切,只想在家人,爱人身边。还是明哲保身地在相对安全的国外,为家人努力赚钱,让家人也许以后可以有更好的生存条件。比如把家人接出国啊,存多点钱之类的。老公说他会选择后者,我觉得我会选前者。前者是患难与共,后者是务实地适者生存,是没有标准答案。当然,我觉得对于她来说,选择回国还有很大程度上是还是抱着她对祖国的信任,和希望的。她也相信她的国家还是安全的,不久将来还是有希望的,所以她选择不放弃,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去和滞留在家的亲人患难与共。

要回国的决定定下后,陆续安排着回去的各种事宜,我们也慢慢回归平常的生活。她抱着很快就能回家的愉快心情,如同往常一样的帮着我们家做各种大小事,我们也尽量藏起我们替她担心的心。和她无事聊天时也会问她家里的情况。我问她,人民很生气,因为他们坚信的民主被剥夺了,而军队的人也很生气,因为他们要绝对的服从和秩序。可是生气的人民,要示威反抗,这样会让军队更生气,然后采取更强硬的压制手段。面对强硬的,不公的压制手段,会让人们更生气。这样来去怎么可能会有个尽头呢?她无奈的笑了笑,摇头说她也不知道。

是啊,我们个人,在大时代洪流里,尤其是在这样的乱世里,就像光点一样的渺小、无力。就像是海里的一个小粒子,根本无法控制海水要奔向的方向。也没有办法影响海浪可以多高多大,会不会变成海啸破坏整个沿岸海边,还是只是一浪接一浪地温柔拍打海滩。可是也许身为小小的光点,慢慢的与其他相同的光点聚集靠拢,就能在黑夜里滚滚翻腾的海浪里,照出一个方向,照出一丝希望吧?

缅甸绝不是在现在唯一有战乱的地方。世界和平还是个遥远的梦想。可是只要我们时时怀抱希望,时时怀着感恩的心珍惜我们拥有的和平,慢慢地世界会成为更好的世界的,我希望。

Monday, April 26, 2021

怎么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的家婆刚刚生日。我买了一套感觉手感不错,还包装满好看的睡衣给他。其实不大愿意送她礼物的。送人礼物最开心的是看到收到礼物的人开心的笑容说着很喜欢礼物的样子。可是我家婆很特别。(也许是因为我常常都送她不满意的礼物)每次我精心挑选礼物后,送给她时,常常都没有得到什么回应。有时是很客气的一句谢谢,或者她会说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有时是一些她的朋友的故事,有时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评论。总之没有感觉她特别开心,甚至有点嫌弃的感觉。久而久之,我就不太愿意买东西送她。有的话,也尽量是顺手买的,或者随便买的。这样即使没有什么反应,我也不会过于失落。

所以这次这个生日礼物,我也没有包装,没有特别仪式,就让女儿们做了张生日卡,放在一个袋子,叫她们看到奶奶时送给她。买之前很卑微地问枕边人,你觉得花色会被她嫌弃吗?尺寸会合适吗?我还问女儿们,觉得奶奶会喜欢吗?女儿还很给我信心地说,奶奶一定会喜欢的,因为奶奶每次都穿同件睡衣,一定会很开心有新的睡衣的。

果不其然,送出去得到的第一个反应是,女儿们传来爷爷穿着我送给她的睡衣的照片。心里的魔鬼就小声的在我心里嘀咕:”这是不是要指责我买太大的睡衣给她呢?” 然后见面时她也只说她好开心觉得孙女好贴心,注意到了她常常只穿同一件睡衣,所以让我买睡衣给她(魔鬼又冒出来说:“礼物是我送的啊,怎么变成感谢孙女了??”)。即使孙女已经和她澄清,是妈妈自己买的,她只是妈妈买了后才说出她的观察。她还是一股脑儿的一直称赞孙女真有她的心。虽然已经给自己打了预防针,不期望不奢望不指望有任何正常的回应,送礼物也不应该觉得对方收到时一定要很喜欢的,可是我还是不争气地被冒犯到了。被冒犯到的我就一直和枕边人叨叨,她这么这么说是不是这样这样觉得?直到他不耐烦的问我,Why u wanna infer so negatively? Then get angry/offended for nothing。

对呀,我那么讨厌她总是都把我说的做的东西往坏的方面想,然后会被我说的做的无心之举被冒犯,我怎么现在就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呢?

曾经的我总是会把人往好的方面想,总是觉得人都不会对人有多大的恶意。曾经我说话都是直来直往,觉得人与人之间总要说出来才能好好沟通。怎么现在竟然也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呢?是生活着,碰壁着,妥协着就变了?这是长大的代价吗?这是要成为成人的代价吗?我真的要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吗?

祈祷我永远都是曾经那个少年。

Monday, March 22, 2021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也许每个人老了,多多少少都会有抑郁症吗?

我最近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听到太多故事。

小孩都不会抑郁的,好像。

好像长大了,不知道怎么了,情绪不受控又要控制会让人崩溃?(人老了,就会固执。固执会使人固步自封,固步自封,钻牛角尖会使人抑郁?)


那为什么会抑郁呢?

我最近一直上网翻查资料。

有些人说是生病了。得了抑郁症,不是那个人的错,只是生病了。生病了,就要看医生,就要吃药。

我们不会笑话得了感冒的患者。我们不会嘲笑得了癌症的患者。为什么会用异样眼光或嘲笑抑郁症患者呢?

有些人说是营养失调,导致荷尔蒙失调。

如果不吃药,一些自然的方法就是多晒晒太阳,多吃些高营养食物,多和朋友出去玩,多运动。。做一些可以抒发情绪的活动,比如画画啊,手工之类的。。。这些平平无奇的事,竟然是对抗抑郁的方法。


那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抑郁呢?

是哪里出错了,才会让他们生病?

是性格使然?还是因为只是太少运动和晒太阳?还是我们在都市里生活太压抑了?


最近身边有个抑郁患者,她情绪不好。她的家人不是觉得她又在小题大做了,不然就觉得她是在“做戏”,“发疯”等等。长久以来,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她突如其来的情绪化,觉得情绪过了就没事了。只要这阵子,多顺着她,让着她,迁就着她就好了。也许是真的,过了一阵,情绪也许会变平稳多,可是如此不正视根本上的原因,好吗?


更奇葩的是她这次,真的看了医生,医生还真的确诊她得了忧郁症,还开了药。可是她竟然看了医生拿了药,药一粒也没有吃。她说要靠自己克服。

如果你知道自己生病了,看了医生,却不吃药,不听医生的话,这样真的会改变吗?


"Insanity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如果抑郁患者像是被困住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走不出来,要走出来的方法只能是:1)他自己要出来,加上 2)有人硬生生把他拽出来。

前提是,他自己要出来。

还要有人敢指着他的鼻子告诉他他必须出来,硬硬把拉他出来。冲破心墙的过程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遍体鳞伤。可是不流血,不痛苦,怎么走自己的路?不是吗?



Wednesday, December 2, 2020

值不值得?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沉默的真相》。

故事很简单,就是有一个高权位的坏人,利用钱和地位,黑白两道都通吃,干尽坏事。一个正直勇敢的青年为了要帮被坏人害死的孩子伸张正义,企图找出证据。可是最后被坏人陷害得身败名裂,失去生命。值得吗?

为了查出真相,一个检察官付出了他的青春,家庭,爱情,事业,前程,健康,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所有事情,甚至生命。他付出了所有,还是没有让牺牲的人沉冤得雪。值得吗?

他的牺牲,换得他身边的朋友和他一起牺牲,就为了让坏人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最后,坏人果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被绳之以法。可是为了让真相水落石出,这群人也都锒铛入狱。值得吗?

我听说一个公司里,有个专横跋扈的老板。在他地下工作的员工都苦不堪言。理所当然,员工都一个个辞职。员工离职时,都没有人愿意说出离开的原因。试想,有谁敢说呢?说出了,又值得吗?

很有意思的一点,戏里的那群坏人,有其中一个,在到后面,一直一边干坏事,一边诵经拜佛。到警察要抓他之前,他自杀了。坏人一直都知道自己做的是天理不容,可是为了自身利益,他干了第一件坏事,为了掩盖第一次坏事,就一直做着其他坏事,停不下来,也阻止不了。他这样,又值得吗?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得到一些,就必须付出一些。为了什么付出,付出什么才是值得?


Friday, July 10, 2020

又是大选啦!

昨晚,我和益铃为一件事,周旋了很久。
晚餐时间,爷爷奶奶一直喊益铃吃饭,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她的回应。我出去一看,看到她躺在帮佣的床上,用她的手机在玩自拍。理所当然地,我看到这一幕,非常生气。就用了相当严厉的语气问益铃:“你用Auntie的手机有事先问她吗?”

这一问,益铃马上就委屈地哭了。她最近常常这样,骂不得,说不得。一说,就哭。于是我努力控制自己,试图用冷静的语气:“我只是问你你用Auntie的手机,有问过Auntie,得到她的允许吗?你可以跟我说实话的,我不会骂你。”她还是继续哭,默不作声。我就只能一边靠近他,一边继续,“我只是要你诚实的说出来,我不会骂你的。没有人在骂你。你不说,我只能去问Auntie,如果是她说你没有问,我只能惩罚你。你有问吗?”一听到我的威胁,她就就用摇头来表示她没有事先问。我叹了叹,一边给她拥抱,一边及其克制自己温柔的说:“谢谢你的诚实。做错事,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做错后,可以知道自己做错了,然后道歉,想办法弥补,就好了。现在你觉得你应该做什么呢?”她却什么也听不进,一直哭。我突然有件紧急事要处理,就胡乱地跟她说,你要去跟Auntie道歉,就去处理事了。我一走开,奶奶和Auntie就又用了他们一贯的哄小孩方法,让益铃冷静下来,吃完晚餐。

我处理完事情,出来时,大家都已经吃完饭了。益铃很高兴地和弟弟聊着天。我和Auntie吃着晚餐。我扒着饭,看一眼益铃,问:“你道歉了吗?”她的脸色马上变了,默不作声,眼眶又红了。我转头问Auntie,她摇摇头。“益铃,可以和Auntie说对不起吗?”益铃躺在沙发上哭了一阵,就跑回Auntie的房间躲起来。(写起来也好长呀)我胡乱地吃完饭,努力克制自己,冷静地走进房间,慢慢地躺在她身边,小声地和她说道理。说到后来,她变得又哭又笑的,企图要用轻松搞笑地方式懵混过场。她用爬的方式,爬到Auntie的椅子底下又爬出来,然后跟我说她道歉了。(我的天呀,这小孩也太要面子了)当然,我已经做到这份上了,怎样好好道歉也应该好好教的。又经过一阵周旋,还是多亏晏楷不小心打翻他的水壶,弄湿了益铃的帽子,我抓住机会让弟弟和姐姐道歉做个示范。果不其然,弟弟爽快的,大声的说“sorry,jiejie!"还搭配了一个很大的拥抱和sayang。是呀,小时候益铃也是像晏楷一样做错事很快可以承认错误,并且道歉的。怎么长大了,面子就变成比天还重要了呢?

说了那么多,这个和大选有什么关系呢?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不能犯错。益铃从一个懂得承认错误,知道怎么道歉的小孩,被冠上了模范学生的帽子后,就越来越不能犯错了。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她只是个小孩?我身为家长,如果还继续灌输她不能犯错,她犯错后会怎么样呢?打死不认?撒谎,试图瞒天过海?还是颠倒是非,巧言令色地说服别人,自己没有做错?这不是我要我的小孩有的观念啊!

看看我们的政府,大马路淹水淹到车都不能行走了,不叫“flooding",叫“ponding"。在青年奥林匹克会花了比预算多三倍的钱,说不是,因为没有先例有得参考,所以才会这样,即使这样我不后悔!预算案要公布之前,一个个出来说我们必须要增加税收。然后经济学家也跑出来说这次应该会起消费税啦。然后民怨四起。政府没有任何解释,没有任何澄清。在发布预算案时没有起任何税。反对党议员在国会提出质疑,得到的反应是一个个站出来要反对党议员承认说谎道歉。 在国会上不提出质疑,怎么澄清,这样就是说谎道歉,那要国会来干嘛?对于发展新加坡人口课题,人口白皮书先在2013年说我们应该在增加人口到6.9million。民怨四起,他们说,哦不,这只是建议,我们没有真的这样做。几年后,在上一届大选得到很大部分人民支持后,又传出消息,还是从以后可能成为总理的人说出的。他说,新加坡应该可以装下更多人的,某某某说新加坡可以容下10million。此话一上报,又是民怨四起,谣言满天飞。又是没有澄清,没有解释。直到大选了,在电视转播的大选辩论上,他们讨厌的其他党的参选者把这数字拿出来说,执政党的代表就搬出他们在国会凭一党独大,一致通过的POFMA部长的权利在一个大选电视转播的辩论会,指着那个敌党代表,说,“你错了!你说谎!我们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其实这些以上如果好好向国人解释,道理是说的清楚的。可惜没有。只有在利于他们的时候才把事件包装起来,再丢出去撇清关系。自己没有把话说清楚,没有解释没有澄清。别人拿你说过的话出来说对你不利,指着别人逼别人道歉比任何人都还要快和狠。我的小孩,常常也这样,自己做错事,打死不认错,弟弟或姐妹犯错打小报告比谁都快是一样的道理。现在还有一项,部长说什么都是对的,这样的宪法。新加坡政府,没有做的很不好,只是新加坡应该可以更好。因为我们的誓言是“to build a democratic society, based on justice and equality,so as to achieve happiness,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for our nation".

Friday, June 26, 2020

长大太慢,老得太快

今天听着五月天歌,突然被其中一句歌词“hit”到: “长大太慢,老得太快。”

前一阵子看“我是唱作人2”中,张艺兴问比较资深的郑钧老师,他会不会有感觉“好像还没长大就已经老了?” 那时候我也一直反思,我是不是也是这样?

小时候总希望快点长大。 一直向往着能更独立,能更成熟,能更有智慧,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一直憧憬着未来,一直想象实现梦想中的生活。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能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身体不如以前那样灵活有活力了。体力不如以前那么好了。记忆力不像以前那么好了。容易腰酸背痛。熬夜的话需要好多天才能恢复。可感觉上,我心里还是住着一个小孩呀!

真的,成长的路很慢,可是身体老的速度却总是跑的比时间还要快。

上个星期,《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奇特选秀节目终于开播了!我很早就关注这档节目。这是一群30+至50+女明星要比赛最终要成团的“选秀”节目。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的官宣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几年看了好几档选秀节目,101式的组团选秀更是近年最多最火的类型。101个年轻人凑一起,一轮一轮地展示才华,再淘汰。曾经的偶像练习生赚取了我无数的大笑与眼泪。看着他们9人最终一起赢得比赛然后出道,然后Ninepercent糊了,可是他们个人默默继续在这残酷的娱乐圈打拼,还是很感动的。可是这些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已经是成功,甚至在自己的人生里已经很成熟,很有自信的女人们,她们也要这样打拼吗?她们30个女人在一起可能会碰撞出的火花想想都很刺激!

其实吧,我自己也是30+了。说真的,参加节目的姐姐她们的心态我也很有感触的。有了小孩,要怎么家庭和事业中取得平衡?30+后青春已逝,却不想变老,少女之心一直都还住在心里呀!30+了又怎样?我还是要证明我自己还是有能力,我还是要证明我自己的价值呀!世人都对30+后的女性有太多偏见了,可是我们既成熟又可爱不行吗?我们清楚知道怎么争取自己要的东西,也恐惧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却还有勇气踏出自己舒适圈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就这样吧,老了就老了,那也是年纪上老了。真正的年轻是心态上,还是那个少年。